111年度「公民社會與民主創新」共學群




-
2022/03/10女力見學-社區女性領導參訪暨座談
呼應三八國際婦女節,國立中山大學「性別與管理」微學程師生與多名高雄在地婦女團體成員,進行一場「女力見學」農村參訪活動,除了實地了解甲仙大田社區的文化、產業發展與社區照顧服務外,也邀請甲仙區大田里里長張琪、內門區內門里里長蔡瓊鳳,進行一場有趣的午後對談。領隊的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教授彭渰雯表示,在國際婦女節這週,特藉此活動帶領學生走出教室、進入農村,實際感受與聆聽兩位社區女性領導者的策略和經驗,同時對女性觀點的社區經營有更深入的了解。除了修習「性別、組織與管理」課程的6名學生外,本活動也邀請了天晴女性願景協會、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等婦女團體幹部及成員一起參與。
-
校內外新聞報導
亞太新聞網:https://www.atanews.net/?news=86109
-
2022/5/27艾蒂安巴禮巴的政治哲學工作坊
巴禮巴為法國當代哲學家,提出邊界民主化影響著當今的移民、難民、公民等關鍵性民主議題。本活動在洪世謙老師召集下,有幸邀請巴禮巴為活動進行預錄短講,並邀請8位專家學者共同組織本工作坊。本活動3月底即展開工作小組籌辦運作,包括聯繫、宣傳、錄製、翻譯等前置作業,原計4/15實體舉辦,受疫情影響延至5/27線上舉辦。本工作坊誠屬台灣難得之民主盛事,活動獲得熱烈回響,線上與會人數逾百人參與,問答熱絡,與會學者提供概念激盪與釐清討論,提供台灣對民主概念嶄新的觀點。
-
2022/6/16跟蹤騷擾法:「是什麼?為什麼」線上論壇
跟蹤騷擾、不當追求的行為並不少見,甚至釀成多起的社會事件,而現有法律卻難以及時預防與保護被害人?經過婦女團體與相關組織多年的努力倡議後,《跟蹤騷擾防制法》終於在去年底三讀通過,並於六月一日正式施行。為了對這部法案有更多了解,國立中山大學公民社會與民主創新共學群與性別研究學程,舉辦「跟蹤騷擾法:是什麼?為什麼」線上論壇,邀集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婦女救援基金會、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高雄市女性權益促進會等婦團,從不同的角度探討《跟騷法》的意義與影響。
-
校內新聞報導
中山新聞: https://reurl.cc/qZbyoy
-
2022/6/30里長可以這樣做-村里社區經營手冊出版計畫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村里長在疫情防治、物資發送上提供地方政府非常重要的協助。中山大學公事所、公民社會與民主創新共學群與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攜手合作,出版《里長可以這樣做—村里社區經營手冊》,由公事所彭渰雯所長帶領博碩士生投入編輯撰稿工作,介紹了「照顧關懷」、「宜居共融」和「永續生活」3大單元下,15項村里長可以推動的議題。
其中「照顧關懷」單元包含了長照、兒少、身心障礙等主題,讓村里長了解可以如何協助社區中的弱勢群體。「宜居共融」單元關係著社區空間的營造與友善,涵蓋治安衛生、無障礙空間、生態共融公園、流浪貓狗等議題。「永續生活」單元則倡議以社區為基地推動環保、扶貧、文化和經濟創新活動,收錄了閒置空間活化、社區冰箱與食物銀行、低碳社區、多元族群文化認同等主題,幫助有志經營社區的村里長,對於社區規劃能有更具體的想像。
-
校內外新聞報導
聯合報:https://udn.com/news/story/6885/6523476
中央社: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208090123.aspx
-
2022/10/6《濱線的十張繪葉書》紀錄片特映暨映後座談
《濱線的十張繪葉書》是盧昱瑞導演於2019年完成的紀錄片,透過塵封百年的十張風景明信片,帶領觀眾看盡哈瑪星地區的變遷及人物故事,透過跨越今與昔、海與陸、日與台等多個支流,串連起哈瑪星這片土地上的歷史厚度與人情溫度,展現人與土地的共有記憶。
配合社群意識與倫理課程,學生們走出教室,一邊踏查象徵古蹟保存和新生成果的春田茶室,一邊欣賞《濱線的十張繪葉書》紀錄片,結合課程中講述的「物的雙重性」、「空間再造」等概念,學生既可以一窺哈瑪星昔日的風華和榮景,也可以深刻反思在時間沖刷與更迭下,我們該如何思考及連結土地、物件及人自身的關係。
-
2022/11/1「玩真的?玩假的?北高專家交流公民參與推動機制與經驗」論壇
公民參與微學程於 111 年度第一學期,與公民社會與民主創新共學群一同舉辦「玩真的? 玩假的?北高專家交流公民參與推動機制與經驗」,邀集台北市和高雄市的公民參與專家,以及公民團體實務工作者,組成兩個場次的論壇,分別從公民參與委員會(以下簡稱公參會)的制度面與空間規劃的實務面,來探討公民參與的大小事。本論壇希望可以透過台北市體制內的公民參與委員會的經驗,讓只有運作兩年多的高雄市公參會有更多交流借鏡的機會,也透過論壇中多位民間團體代表的分享,更為細緻的呈現民間團體如何與政府合作,在制度內、制度外推動特定議題公民參與的實務經驗與困境。本論壇實體與線上同步進行,共吸引一百四十多位對公民參與有興趣的學生與民眾參與。
-
校內新聞報導
-
2022/12/12「什麼是多元公平共融(DE&I)? 未來最受員工歡迎的公司應該長這樣」論壇
在企業ESG(環境、社會與治理)強調永續的趨勢下,具前瞻性的企業除了對外的投資與生產應當注意社會責任之外,對內如何創造多元公平與共融(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 DE&I)的友善職場環境,也是近十多年來正夯的國際趨勢。國立中山大學公民社會與民主創新共學群和性別與管理微學程以「什麼是多元公平共融?未來最受員工歡迎的公司應該長這樣」為題舉辦論壇,由公事所教授彭渰雯主持,邀請美商默沙東藥廠台灣分公司公關總監蔡文宜擔任論壇主講人,中山大學人管所助理教授王豫萱、屏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簡赫琳副教授則擔任與談人。
-
校內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