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109年度「高雄學」共學群

計畫成果摘要:

項目

計畫執行前

計畫執行後

宿舍廚房改造提案培力工作坊

課程規劃:社會學系邱花妹副教

課程主軸

1、社會設計(回應使用者需

求):海洋工程與環境學系陸曉筠副教授

2、永續規劃(回應生態議題):社會學系邱花妹副教授

3、強化自煮能力:主婦聯盟環

先前,計畫的食農系列課

程,提出現行校園宿舍廚房的限制,並盤點、評估校內有潛力可規劃為新廚房的空間,校方後續新建置了一個廚房。但僅是空間的增加,並無改善舊有廚房所面臨的問題,例如無強制力的管理規章導致公共空間的髒亂、設備並不符合使用者經驗。

課程除了前期社會系副教授

邱花妹傳授食農社會學相關理論知識;並由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王南琦講師,帶領同學手作料理,提升自主能力;也導入海洋工程學系陸曉筠副教授的規劃學概念,讓參與同學不僅能夠做議題發想,也有設計思考、執行的能力,進而提出符合環境、使用者經驗的「社會設計」提案。透過「宿舍廚房改造提案培力工作坊」,提出三個改造方案,其中除了空間規劃(含廚房內部及外在環境)、廚具、桌椅等硬體設備,還有廚房的管理章程。校方將著手打造新的宿舍廚房,未來也會嘗試將提案內容融入規劃裡。其 中,也有參與的學生表示有


境保護基金會王

南琦講師

意競選宿委會的會長,帶頭

推動宿舍空間的改造。

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

授課教師:社會學系邱花妹副教

當前民眾在消費及使用物

品的經驗形成慣習,對於使用的物品習慣於壞了就是丟棄,除非是較昂貴的電子產品,才會嘗試修 理。「修理」似乎成為了一件過時的事情,或者只有節儉的人才會進行修 理。但存在於當前市場中更大的問題是,多數店家會跟民眾傳達成本不符、買一個新的比較划算的這種觀念。但這樣的慣習對能資源造成極大的浪費。

為了改變前述的現象,讓經

過修復還能使用的物品回到生活中,達到循環經濟的目標。課程與第一社區大學在今年合作辦理修理咖啡、修理地圖的紀錄製作以及循環綠生活講座系列活動,除了讓民眾知道東西壞了其實還可以修理,且知道可以拿到哪裡修理,藉此提升民眾以修理取代購買的環保意識。並結合社大的家電維修班、縫紉班老師和學生,邀請他們參加在旗津辦理的技工綠活節做修理志工。學生在課程當中自行籌備一場修理咖啡活動,從動線流程、志工招募到修理數據的統計皆由學生規劃,最後在活動當天短短三小時內,有 25 樣物件被居民拿來修理,重新賦予價值。

環境教育增能工作坊

授課講師: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邱花妹副教 授、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張楊乾

發展對環境友善的能源,

減少燃煤發電,改善空 污,建立能源民主機制,尋求節約、高效、共享的低碳排新能源文化,為時代所趨。而學科僵化的界限,讓教師的授課內容也

相對受限,無法脫離以學

課程以系列專題演講的形式

進行,邀請能源相關領域的講者演講,包含社會學者、NGO 主任、企業執行長以及公部門人員。另外,在系列講座結束之後,辦理公民咖啡館,讓參與者能夠統合

幾週以來的授課內容,並規


執行長、地球公

民基金會蔡卉荀主任、陽光伏特家陳惠萍共同創辦人、再生能源推動聯盟陳秉亨副理事長、南方能源轉型聯盟劉峻儒講師、經濟部綠能科技產業推動中心蘇孔志副執行長、地球公民基金會李翰林主任、懂能源團隊王穎達研究

科為本位的教學。但即便

如此,有許多與生活更息息相關的議題是需要被重視的,如環境教育。需要提升教師對「永續發

展」、「能源資源永續利用」等議題之認知。

劃出教案。除討論形式的創

新,此工作坊的成員結合了學生與在線的國中小教師,討論的層次與內容也因為有多元的參與者,而有了更加豐富的內容,並期待教案未來實際在教學場域中實踐,落實守護環境的行動。

永續發展與服務體驗

授課教師:社會學系邱花妹副教

課堂演講、導覽踏查:

地球公民基金會李根政執行長、地球公民基金會傅志男講師

柴山作為校園學生生活周

遭重要的自然環境,多數學生對於柴山的認識與一般的觀光客相似,印象中就是有很多獼猴、假日有很多人的大自然、小自然以及可以觀海的咖啡廳等景點,對於其他的生態幾乎一無所知。

課程帶領同學至柴山進行淨

灘及清除外來種,有將近五十人共同參與的集體行動,在活動期間吸引了民眾的注意,進而前來關注我們的行動。同時可傳達活動的環境理念以及正確的生態知識

(例如山友每週到柴山健 行,卻不知道常見的植物-合果芋為外來種)。便有民眾表示未來也願意投入環境保育的行列,協助淨灘。也在過程中,讓學生更加了解柴山的自然生態,例如其實在柴山裡頭,除了台灣獼猴之外,也存有其他的台灣特有種,例如馬卡道澤蟹、柴


山多杯孔珊瑚、台灣畫眉、

台灣馬兜鈴等動植物。

參與式民主導論

授課教師: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李翰林兼任助理教

科技政策與願景實體討論會協 作: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李宛儒助理教授

隨著台灣民主發展,問題

逐漸顯現。面對社會重大爭議與價值多元分歧,過去政府的決策模式顯得左支右拙。公民社會要求進一步參與公共政策與開放政府的聲浪也越來越高。但是政策制訂要如何尋求社會共識?如何界定多元利害關係人並兼顧公民參與、法規體制和行政效 率?皆是很大的挑戰。

課程以「循環經濟」這個政

策概念為例,引導學生對於政策進行觀察、思考,一步一步檢視其背後的歷史脈 絡,鼓勵同學運用工具,梳理與轉譯相關政策,界定議題之利害相關人,分析其論述之正反辯證;並在課程中結合「烏托邦賽局」桌遊,瞭解不同政治制度下可能產生的社會現象;學習審議討論方法,並演練世界咖啡館等公民審議會議,了解不同模式的舉辦方式與差異;再加上與本系李宛儒老師合 作,讓同學可以實際參與觀察「科技政策與願景實體討論會」,瞭解利害關係人與社區民眾的想法。透過實際審議活動的籌備、資料整 理、劇本撰寫及操作演練,來協助同學理解政策並思考如何促進社會對話。

科技與社會

授課教師: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李宛儒助理教授

科技與社會研究的研究風

潮大約在 1970 年代開始於歐美國家盛行,以具有開創性的理論與方法,關注科技與社會之間的相互形塑,過去十多年間, STS 領域在台灣也日漸受

到重視,並且逐漸發展出

課程深入 STS 研究的多重

路數,在特定議題請學生分組討論與創意發想,並將針對特別主題,安排專題演講與影片播放,幫助學生對STS 領域有更多的認識。透過豐富有趣的案例,培養學

生跨領域的視野與思考能

 

屬於東亞 STS 的特性。

力,也藉此開展學生未來跨

領域實踐的知識基礎,進而成為一個更能掌握科技社會特性的公民。

學生成果見連結雲端: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GH4XsRXdXHgex0CAJu5qbbmOZXezTGQ?usp=sharing

自我檢討評估與改善機制​​​​​​​

就今年度計畫執行成果與學生投入情形,明年計畫在課程內容或活動規劃上,可以思考如何使課程成果更有延續性、提升學生的主動性以及增加學生與社區的互動性。有無可能在課程設計的前夕,先蒐集前一年度學生對於課程的想 法,並一同討論對於開設何種議題到課程較有興趣,再進一步調整學生給予的回饋來制定課程,這樣的機制或許能提升學生修課的意願,並在過程願意更積極地投入,且有學生的熱忱及持續參與,使未來成果的延續、擴大得以可能。此外,與社區的互動性要達到提升,需要規劃給予學生更多的彈性時間以及如何與社區互動的細緻方法。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