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度「智慧城市與智慧運輸」共學群
透過實地參訪、體驗,實地驗證課堂所講述的內容。
近年來多元及跨域學習漸成風氣,本校亦提供大量跨領域多元學習管道,讓不同領域的學生,可依其己身興趣規劃學習路徑;同時,透過跨領域合作模式,來激發學生的多元創意與自學能力。在跨域學習的過程中,除了課堂學習之外,適度地認識和理解產業現場,也是一件十分重要且具價值的事。是故,本次配合本校「智慧城市與智慧運輸」、「Orca-Steam」共學群開設之「智慧型運輸系統」和「海洋與海岸管理」課程的授課內容及目標,安排參訪「高雄捷運股份有限公司」及「臺灣塑膠公司舊廠區」,期能使修課學生能在產業現場印證課堂所學,參訪照片如圖4所示。具體而言,此次校外參訪活動之亮點在於:
(1) 帶給學生實地觀察智慧交通及港灣棕地再利用的機會,增進其對各項事務之認識,充實其生活體驗,落實課堂知識與生活領域結合的目標。
(2) 瞭解高雄捷運的運作機制及內部分工情況。
(3) 瞭解亞洲新灣區的開發歷程,以及臺塑過去在高雄地區的投資與發展,進一步瞭解產業發展對都市港區發展變遷之影響。
科技融入,教學翻轉
「先自學,後發問」的學習方式
透過事先將課程內容錄製成數個短影片並上傳至網路平台的方式,讓修課學生可以先上線觀看,培養學習者主動學習、批判思考和整合相關專業知識之能力。而遠距授課的時間則是做為修課學生、業界講師及授課教師三者之間交流溝通之用。在此段時間裡,修課學生可透過與業界講師的互動問答,或聆聽他人與業界講師的交流內容,來激發出更多的想法和創意。
無所不在、不分時刻、依己身需求的學習方式
課程內容數位化後,皆被上傳至FB社團,修課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點閱,除了會受到網路和電力的限制之外,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是一種「無所不在、不分時刻」的學習方式。同時,因為線上課程可以重複被讀取,所以修課學生可以因應擠身學習狀況而隨時中斷學習,此種依據己身需求來安排的學習方式,亦有助於學生更自主、更深入的學習。
接近業界實務運用的教學方式
本次課程聘請多位北部業界講師授課,授課內容均是其長時間從事的相關業務,以及其所使用的數位行銷方法。從實務界的應用來講授相關理論課程內容,不僅可讓整體授課過程較不枯燥乏味,也可讓修課同學確實瞭解這些課本上提及的理論應該在何時、何地、何種情況下使用。
多元數位網路平台的教學運用嘗試
在本次課程裡,不只使用了本校既有的網路大學e-learning系統,也運用了FB私密社團、直播等系統來進行授課。多樣化的授課模式,讓修課同學感到新奇有趣,也直接提升其學習興趣。
導入問題導向學習法,讓學生學習如何學習
教室學習氛圍的改變
在既往「老師教、學生聽」的教學模式裡,教室裡的氣氛常常是十分低迷且不具生命力,即使教室內擺放了許多多有助於學生學習的設備,但往往沒有發揮應有的功能。然而,在課程改採問題導向學習法之後,學生必須自行搜尋資料來進行分析,並嘗試提出構想,故其會開始利用周遭可利用的工具、設備來完成課堂任務。具體而言,學生會利用手機、筆電、白板、電腦等工具來完成任務,如圖7所示。這也使得教室裡的學習氣氛變得積極、正面,團體討論也變得更加有趣。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展現
由於問題導向學習強調的是「學習如何學習」,因此在課程操作過程中,教師和助教將退居幕後,讓學生自行組織和討論,讓其在一片混亂之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並組織出應有的成果。同時,由於限制學生必須在課堂有限時間內完成任務,故課堂上的每分鐘都必須要善加利用,在此情況下,學生們便會開始組織、討論、分工、整合,以便在限制時間內完成任務。如此一來,不僅能夠激發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能夠對教室氣氛營造產生正向刺激。
「西灣出走系列工作坊(三):臺北市」
在推動智慧城市的過程中,了解技術固然是一件重要的事,但發現潛藏在都市生活裡的各種問題才是邁向智慧城市的重要第一步。智慧城市的技術總是吸引學生的目光,但問題的掌握才是勝負關鍵。是故,本次工作坊之目標在於讓學生可以瞭解:即使是一個微小的構想,只要能夠對問題的解決作出貢獻,就有可能隨著時間逐漸發酵,成長為一個完整的對策。
此次參加工作坊的成員來自:社會學系、應用數學系、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資訊管理學系、財務管理學系、政治經濟學系、企業管理學系、劇場藝術學系、高醫心理系等,幾乎皆曾選修過智慧城市與智慧運輸共學群的課程,均已具備智慧城市的基本認識與知識,但是仍舊欠缺實際了解智慧城市實施案例的機會。是故,本次工作坊規劃於4/26(五)下午前往臺北市政府與臺北智慧城市專案辦公室進行交流,並由其工作人員導覽解說臺北市政府週邊與智慧城市相關的實驗場域。如此一來,學生不僅可實地觀察智慧城市實驗場域的操作方式,也可再進一步的將課堂上所習得的知識與實際應用產生連結。同時,透過和專業人員的交流,也可吸取更多第一線的新知。
要解決生活上所遭遇的各種問題,除了依賴智慧科技之外,更重要的是創意。配合臺灣文化博覽會的舉辦,本次工作坊也將在4/27(六)讓同學自由參觀博覽會。希望透過博覽會多樣化內容的刺激以及與展覽者的互動,來讓學生產出更多的創意發想。在4/27的晚上,則是讓同學們聚集收斂兩天來的所見所聞,並對其所欲解決的議題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並於4/28(日)的上午進行成果發表。
透過與臺北智慧城市辦公室、臺灣文化博覽會的交流來獲得不同的知識,再將這些知識運用於解決問題,便是此次西灣工作坊的主要目標。
智慧設計日本壯遊
在本次壯遊活動的最後一晚是成果發表,參與學生要將行程中所看、所學、所想的一切內容轉化成一個構想,在240分鐘內完成簡報製作。各組成員上大致是依循著「Background→Evidence→Concept→Framework→Benchmark→Action Plan→motto」的順序來製作簡報,且簡報時間限制在8分鐘內。各組均能在時限之內完成工作,並提出具有特色及創意的構想,為本次活動畫下完美的句點。以下,將分組說明各組成果之主題及構想內容。
臺日獼猴點點名
構想主題:Flexible Communication 智慧通。
構想內容概述:該組所欲解決的議題係立足在此次壯遊的觀察發現之上,其發現在日本大都市裡的複雜交通網絡系統,對於行動不便者或是旅客常常是一大負擔,在龐大的交通網絡系統裡迷路變成是很常發生的情況。儘管日本的車站裡以設置不少地圖和指標,但由於標示不夠簡單明確,且缺乏即時性,導致行動不便者和旅客在使用上的困擾。在此情況下,該組希望能夠透過一個結合語音操作、數據分析、客製化路線、實境導覽等功能的App,來為行動不便者和旅客找到能夠滿足其需求且對其友善的路線,確實達到「沒有人會被交通系統給遺忘」的最終目標。
日本交通我最行
構想主題:easy find 找路寶。
構想內容概述:該組所欲解決的議題係立足在此次壯遊的路線規劃經驗之上,其發現使用google map導航系統,光憑衛星定位的位置,也無法精準地帶著眾人順利上下樓找到月臺。有鑑於此,該組成員嘗試提出一項新的做法,來讓旅客在立體建物裡更輕鬆地找到適當的路線。值得一提的是,在該組的構想中嘗試結合AR來標示出建議行進方向,此種方式不論是在視覺上或是互動上,都是相當有益於解決眾人在尋路時所遭遇的困擾。
「阪京烤漆 深得你心」
構想主題:沒有任何老人可以被留下。
構想內容概述:該組主要關心的是目前臺灣社會正在和即將面臨的兩大問題:「獨居老人數量日漸增加」以及「雙薪家庭的托嬰問題」。事實上,獨居老人若其身體健康條件尚可,應可從事較為簡易的工作,如此一來,不僅可以讓其不感到心裡的孤單,也能夠使其從完成工作任務中獲得自信心。另外,臺灣地區雙薪家庭日益增加,家中幼童的托育常是雙薪家庭的沉重負擔。該組在整理出上述問題之後,嘗試設計一個機制來鼓勵獨居老人走出家門,成為社區服務的一大助力,協助解決社區內雙薪家庭幼童托育的負擔問題。
省錢大作戰
構想主題:負負得正 失智症X失業人口=失失保甘。
構想內容概述:該組利用過去「斯斯保肝」廣告的諧音來提出「失失保甘」的主題,堪稱是本次各組簡報中的一大創意亮點。第一個「失」乃是指「失智者」,根據衛服部的統計數據,臺灣在20年後將有60萬失智症高齡者。第二個「失」則是指「失業者」,主要是指在智慧停車系統全面建置後,停車開單員的工作將被取代而成為失業者。該組所提出的概念是希望以社區為核心,將停車開單員的職務進行再設計,並給予職業訓練,讓其可成為社區中失智症高齡者的關懷者,並進一步建立社區關懷網絡。
辦理「2019公車運量提昇」活動,吸引許多學生參與。
本共學群於108年度上學期與高屏澎區域運輸發展研究中心合作辦理「2019公車運量提昇」活動,吸引許多學生踴躍參與。透過此活動的舉辦,期望引導參賽學生搭乘公車,並針對現階段及未來公車發展所面對的課題,以使用者觀點並結合學生創新思考,提出可行的公車服務提出改善構想與策略建議,供業者作為未來改善公車服務之參考依據,達成無車城市移動的目標。
本次競賽報名組別眾多、競爭激烈。經初選後,共有10支隊伍進入決賽。評選當日,活動特別邀請漢程汽車客運總經理韓洪開擔任評審,針對每支隊伍的參賽作品,給予建議及指教。韓洪開總經理表示,參賽者透過需求調查或資料分析等方式,發現目前公車服務供給與需求之間的落差,是非常正確的方式。同時,依據其所發現的服務缺口來研議出更完善的公車服務改善策略,也十分值得業者做為服務提升的參考。
從零出發,積極開展
本校至今尚未設立都市規劃、運輸管理相關科系,儘管各科系在其專業領域仍舊表現亮眼,但在面對智慧城市與智慧運輸的新興浪潮時,將面臨缺乏較高層次整體規劃觀之問題。隨著科技發展的腳步越來越快,傳統思維受到整合概念的影響而有所改變,在面對城市治理智慧化的強大需求下,各專業不能再流於單打獨鬥,必須進行有效的整合,來發揮更強大的力量。有鑑於此,本學群從城市規劃和運輸管理出發,透過涵蓋新型態科學技術及傳統學科,來補足本校所缺少的「智慧城市與智慧運輸」此一研究領域。
在校內資源整合方面,本共學群和本校高屏澎區域運輸發展研究中心有著緊密的合作,透過中心協助來尋求和相關公部門(例如:高雄市政府交通局、屏東縣政府交通旅遊處、澎湖縣公共車船管理處、觀光處、臺北市智慧城市專案辦公室…等)、產業界(高雄捷運公司、高屏地區客運產業…等)合作的機會,讓共學群師生有更多接觸產業實務的機會。
前期計畫自我檢討評估:理論過多、實作較少
在前期計畫自我檢討評估方面,曾提出:「各微學程均包含基礎理論課程、研究方法課程、實作課程,但這樣的學習安排方式將讓基礎理論課程缺乏實作,而使修課學生感到枯燥或無法與實際事務銜接」。同時,也提出兩項改善機制,分別是:「課程翻轉,數位創新」和「走出教室,練習當個規劃師」。前者為改善教學方法,讓教學現場變得更為智慧與生動;後者則是將師生角色予以調換,強調「自主學習」的重要性。以下將分別陳述此案機制的執行方式和效果。
改善機制一:課程翻轉,數位創新
在107學年度下學期(108年2~6月)開設的「數位行銷傳播」因應其「數位化」之特色,採遠距教學搭配實體授課的方式進行。同時,為了避免缺乏行銷實務的介紹,也將聘請業界講師進行授課,並將其授課內容錄製成線上課程,隨時提供同學重複觀看與學習。
本課程嘗試結合創新作法來提升學生學習的成效,結合的創新作法分別為:將多種線上課程之觀念融入同一門課中、跨領域的業界講師以及設計提案形式之團隊報告供學生進行操作,以下將分別敘述:
A. 線上課程概念
課程強調事先預習的重要性,也就是業界講師在課程前便提供教學影片,學生要能在課堂開始之前去主動進行學習。這可以讓授課教師、業界講師以及學生一同在網路上進行溝通時可以不須再花費教授知識的時間,並透過教師和業界講師的對談來增加學生思考時間,以達促進學生發言及提問的目的。
除此之外,由於數位行銷傳播的知識日新月異,故授課教師亦利用社群媒體(FB社團功能)來作為提供數位行銷傳播新知的平台。此種作法將可以讓修課同學充分掌握數位行銷傳播的最新發展,也能夠藉由此平台和老師、同學互動。
就實際層面而言,本校受到地理區位的限制,若欲聘請北部業界講師前來授課,除需花費高額交通費之外,業界講師常會因為考量到工作時間的分配而婉拒。在此情況下,透過遠距授課的方式,其可在下班時間後上線,既可節省交通時間,也不會對其上班時間造成影響,也大大地提昇其參與教學的動力。
B. 跨領域的業界講師
課程基於人本教學之方式來顛覆傳統教學,透過邀請業界講師來講述在實務界上的知識應用。透過實際案例的介紹可以讓修課學生將過去看這些產品行銷的經驗與背後行銷手法作連結,讓學生從執行者以及接受者的兩面角度去了解。另外則是業界講師來自不同領域,廣納零售業、媒體業、創意產業以及科技業等方面,讓學生可以了解不同產業會如何利用數位行銷來進行宣傳。
C. 提案形式之小組報告:
最後則是課程利用現在大學生很喜歡參加的商業競賽模式,在學期開始時透過活動來讓來自不同領域的同學可以找到自己團隊需要的人才。隨後透過設立一個目標讓學生進行提案,在提案進行時,跨組別的同學可以去進行交流,像是在企業裡的會議一樣的去討論,教師扮演的不在是領導班級一切的領導者,而是促進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在課程過程中確認每個小團隊的討論狀況,並透過詢問來幫助學生去反覆審視自己的提案,啟發他們更加多面向的思考方式,來訓練學生自我表達能力,並了解團隊選擇、合作和溝通的重要性,同時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操作流程如圖1所示。
改善機制二:走出教室,練習當個規劃師
在107學年度下學期(108年2~6月)開設的「地區交通計畫」採用規劃實作,以解決地區交通實際問題為具體目標,讓修課同學從實作中學習。課程側重於把課堂上學到的各種規劃及管理技術,實際應用於改善地區交通。考量到地緣性和主題性,實作場域包括:本校校區及周邊地區、鼓山及旗津渡輪站周邊地區、亞洲新灣區客運專區港埠旅運大樓及其周邊地區、蓮池潭風景區周邊地區,讓學生從實作中得到更多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針對本校長期以來難解的機車停車問題,讓學生從關心自身生活環境的立場出發,以「減少機車入校」作為目標,讓學生嘗試提出有創意的對策,為自己的生活環境提出改善策略。
在108學年度上學期(108年9月~109年2月)開設的「都市環境概論」亦是採用問題導向學習法,和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同,問題導向學習強調其為「學習的方式」:是「學」不是「教」。如同初生之嬰兒便懂得尋找母親一般,探究是一種天生的本能,而問題導向學習便是一種探究學習歷程。思考開始於問題情境,特徵就是懷疑、困惑與不確定性,因此,可激發學生深度投入知識探索,讓其自主學習。具體而言,學生從問題情境的分析開始,將歷經探究問題的產生、進行研究活動,直到提出最終的研究報告。這樣的過程可以是個人的,也可以是團體的學習方式。
問題導向學習不同於傳統教學模式的優點在於:
A. 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方式,教師不再是教學過程的中心。
B. 以較高層次的方式來處理訊息,可以產生較深層的理解,獲得自我導向能力,並且有助於增進訊息與概念的保留與遷移。
C. 在學習中重視討論過程和思維步驟,透過理解而獲得的學習,能有效地產生學習遷移。
D. 根據非正式的觀察經驗,具有高度智能挑戰與社會互動的任務,可以引發許多學生真正的學習動機。
E. 強調多元整合解決問題的方法。
課程之教學策略係採用問題導向學習方式,授課教師於上課開始時播放都市環境規劃議題相關影片,以做為引導學生開始思考、研究的起點;繼而,學生便開始分組討論與收集資料、分析資料、彙整資料的自學過程。在此過程當中,授課教師與助教僅扮演協助和引導的角色,具體而言,授課教師與助教在課程中不會直接提供答案,而是提供部分線索讓學生自行搜尋相關資料。
每次的問題導向學習以6小時(=3小時/週 X 2週)為規劃單元,本課程具體的教學策略實施時機與方式如下圖。
學生學習成效頗佳,具體反映在其對都市問題、公共運輸問題的關心程度。
修課學生藉由本學程對其所居住和生活的城市開始有了更多認識,此外,也開始觀察和發現各種都市問題,並嘗試提出解決對策,逐步落實設計思考強調的Empathy→Define→Ideate→Prototype→Test等步驟,應可使其更明確地瞭解學習的意義及解決問題的方式。
國際接軌成果:智慧設計‧日本壯遊
如以高校深耕五大目標為本,就共學群特色觀之,本學程以現今社會所面臨到的老年化為基礎,結合「高雄學」、「表達性藝術與高齡照護」共學群一同規劃「智慧設計‧日本壯遊」活動。本次「智慧設計‧日本壯遊」活動於7月21-27日舉辦,參與學生共計17名。活動透過7天6夜的密集行程,來讓參與學生從觀察、紀錄、學習、實作的過程中,整理與激發出更多關於建構高齡友善城市環境的智慧作法。活動設計三大主軸包括移地課堂、現地參訪與都市文化體驗、工作坊操作。壯遊團隊全程搭乘大眾運輸,大幅增加學生親身實地觀察日本都市文化的機會,也能夠讓其更深入地瞭解如何利用智慧科技,來解決身處異地時所面對的各種問題。茲將本次壯遊活動對學生之影響簡述如下,活動照片如圖3所示:
從走中學,更能實地瞭解智慧科技對生活的影響
相對於臺灣而言,日本在於智慧城市與智慧運輸的發展較為先進且普遍,不論是在交通場站設施或是一般市街地,均可發現許多用以輔助一般民眾日常生活的智慧設施。在此情況下,不論是透過現地觀察或是移動講解的方式,都可以讓學生更實際地瞭解智慧科技對於日常生活的影響。特別是在面對高齡社會或超高齡社會的議題方面,日本更是有比臺灣更加豐富的經驗,透過邊走邊看、邊看邊學的方式,確實能讓學生更加瞭解各項基盤設施的功能及設計細節。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在整個行程裡,團隊的移動均仰賴步行或公共運輸系統,學生們要自行規劃行程(包含時刻、運具、路線…等)以完成活動。從過程中可以發現,學生們從一開始的慌亂,到逐漸熟練且能隨機應變各種突發狀況,更確認了「從走中學」的效果。
從做中學,讓學習的效果更為顯著
在活動的過程中,帶隊教師利用FB社團功能即時出題,讓學生搶答,此項做法不僅考驗著學生們的觀察能力,也讓學生在時間、網路、人力資源限制的狀態下,設法找出答案。此外,從活動開始的第一天起,各小組皆分配到不同的主題任務(點數應用、交通路線、景點安排、行程紀錄),在解題的過程中,也可以讓自己成為該主題的專家。學生在此次活動中,其實就是不斷地重複「觀察」→「設定議題」→「解題」→「提出對策構想(或成果)」的過程,也因為如此,更能夠讓學習的成果更為顯著。
團體討論更能激發眾人的想法,並促進跨域合作
在本次活動中,成員分組係盡量採取不同科系組合的方式為之,目的即在於促進不同系所之同學可以有更多互動的機會。從活動參與過程中可以發現,不同學習背景的同學對於相同的事物會抱持著不同的觀點,而在這些觀點的互相激盪之下,也可以迸發出更多精彩的構想。同時,同學之間也可以近距離相互學習彼此的優點,觀摩他人學習的方法,讓自己更加精進。
「西灣出走系列工作坊(三):臺北市」
「宏觀思考,是智慧城市發想的第一步」。此工作坊以「智慧城市」為主軸,帶著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子題,與臺北市政府智慧城市辦公室團隊及資訊局交流;同時,亦透過中華管理發展基金會執行長陳甫彥穿針引線,來瞭解臺北市「東西向工業生產廊帶」轉變為「東西向文化創意廊帶」的蛻變與緣起。
「科技固然可以帶來便利,然而智慧應從文化中醞釀」。在此工作坊裡,來自不同科系背景的學生們藉著觀察、體驗、對談、實做,並嘗試結合文化創意和智慧城市,來提出解決都市問題的創意構想。
未來規劃
由於跨領域學群為現今學術、社會等層面極端重視的特色課程,希望藉由不同角度的研究、思考、合作,達到更有效率、更能對這整體社會提供幫助的「責任」,使得大學不再只是受制於金字塔頂端。未來,「智慧城市與智慧運輸」共學群將持續與其他共學群進行跨領域交流、合作,並積極地走出校園,由社區或政府單位扮演出題者,由共學群教師和學生扮演解題者,讓高等教育能夠更貼近地方生活,期能使更多民眾認同本校辦學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