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108年度「跨文化人文思潮與美學」共學群

計畫成果摘要:

 

越南文畫交流

中山「文化探險隊」! 師生赴越南文化交流與田野調查

https://news.nsysu.edu.tw/p/404-1120-206444.php?Lang=zh-tw

台越神祇差異大 越南「月下老人」是一對

http://news.nsysu.edu.tw/p/16-1120-205371.php?Lang=zh-tw

胡志明市國家大學社會科學暨人文大學文化學系報導

https://reurl.cc/zydDRN

胡志明市國家大學社會科學暨人文大學越南學系報導

https://reurl.cc/721dQd

閩南民間文學及文化采風課程成果

有求必應 許献平談有應公的前世今生https://news.nsysu.edu.tw/p/404-1120-208167.php?Lang=zh-tw

高雄陰廟信仰文化采風 陰聲暗影田調展成果

https://news.nsysu.edu.tw/p/404-1120-209911.php?Lang=zh-tw

台灣語文敘事工坊

從小說《花甲男孩》到概念創作《故事書》

https://news.nsysu.edu.tw/p/406-1120-222304,r2910.php?Lang=zh-tw

紀錄台灣生命故事 台語文創作展現在地溫度https://news.nsysu.edu.tw/p/406-1120-222524,r2910.php?Lang=zh-tw

實用寫作工坊

文學敘事到調查報導 房慧真採訪心法大公開

http://news.nsysu.edu.tw/p/406-1120-204990,r2910.php?Lang=zh-tw

暢遊二行詩 你所不知道的原住民文學https://news.nsysu.edu.tw/p/406-1120-207946,r2910.php?Lang=zh-tw

多媒體英文與溝通

西子灣「秘密情人」 外文系遊戲工作坊挖掘在地故事

https://news.nsysu.edu.tw/p/406-1120-221845,r2910.php?Lang=zh-tw

世界宗教介紹

國際共學伊斯蘭 文院與印尼PPIM締約

https://news.nsysu.edu.tw/p/406-1120-223593,r2910.php?Lang=zh-tw

當代劇場與展演

臺英交流Eye-opening 劇藝聯手換屋計畫探索新興藝術形式https://news.nsysu.edu.tw/p/406-1120-220968,r2910.php?Lang=zh-tw

文化平權讓「礙」不再 藝術工作者聚焦身障議題

https://reurl.cc/pDk93b

 

以當代劇場與展演《安蒂岡妮不勇敢》活動及課程為例,總括來說每節課由學生在課堂都會將所讀的歷史資料、背景文獻以行銷宣傳或講座的模式進行簡短報告。專題演講的講者都是從各自的領域分享,所以帶來的內容與課本形成相互參照的加值,也拓展了學生從不同學科的角度對《安蒂岡妮》及希臘悲劇進行思考,亦透過Q&A時間諮詢更多相關議題,最後的成果直接配合了《安蒂岡妮》的行銷工作,學生分別在左營高中、新莊高中舉辦了校宣活動,讓高中學生比較能夠理解希臘悲劇的基本形式和演出模式。同時也在校內舉辦了符合此次劇組《安蒂岡妮不勇敢》的活動,在面對校內學生時能夠結合趣味性和此次演出的特色。也舉辦面對公眾的講座,此類講座更偏重於對知識的普及和劇本特色的介紹;而在演後劇評會的舉辦,則是邀請了行業內的專家學者對此次演出進行了全方位的點評,更具備知識性。

學生在這些多元領域的學習之下,分別在左營高中和新莊高中配合《安蒂岡妮》開展了工作坊。並文化中心邀請哲學所楊婉儀老師舉辦了〈尼采與希臘悲劇〉的講座。在宣傳活動中,結合了劇本原有的特色和這次的製作的特色,以跳繩比賽的形式讓大家了解在此次製作中的角色與作用;並且負責了節目冊的製作和粉絲頁的宣傳。同時,邀請了專家學者分別在12.13和12.15的演後舉辦了劇評會。將所學的知識和討論帶到了此次製作的方面之中。

另外部分課程邀請業師授課讓學生增加實務經驗以及畢業後可以銜接以及的校外參訪甚至走入社區展演,例如:

1.   邀請演講:展示陳列美學

講師:林珮竹企畫、設計師

演講內容:講授關於現今美術、文創、商業展場之展示陳列的方式及要點,包含視覺美學、主題配置、宣傳技巧與場地規劃,並且針對實際展出中會面臨的問題進行解決應對、討論多元解決方案及達成之可能性;同時,藉由互動提問的方式,探討展示陳列之美學議題與觀念。

2. 邀請演講:動物擬仿與人格化的劇場角色造形

講師:黃淑芳博士/ 助理教授

演講內容:劇場角色之服裝設計與塑造,以知名音樂劇《貓》、《獅子王》等經典作品為例,討論其如何將動物呈現於劇場表演上,以擬人化形式建構動物角色並獲得成功。

校外參訪:高雄歷史博物館、高雄舊港區文史敘說及高雄市立美術館

在打狗文史再興會社的導覽員之帶領下了解與認識哈瑪星歷史與文化,並介紹會社平常執行的工作,以及會社(木工班)改變街廓或教室空間之實務成果。同學們藉此次校外教學活動,更加深對高雄歷史與產業文化之認識。觀賞以數位化重新呈現之蘭亭序,以互動式投影與觀者產生連結的「早春圖」、以及利用VR技術重新詮釋書畫的「自敘‧心境」-書法VR、「神遊幻境」-繪畫VR等等,了解現代技術是如何與古代作品磨擦出火花。

期末公開成果展:『記憶的盒子』:以城市地景、時間痕跡、山與海…為題的分享

展覽內容:藉由實地走訪鼓山、鹽埕的舊街區,以及哈瑪星老照片與書本上的文字,同學們由這一些些線索,逐漸串起對於此地模糊的印象與片斷感知…以『記憶的盒子』框住他們對於鼓山、鹽埕的初淺認識。

 

部分成果以網頁方式呈現

台灣閩南語敘事工坊 (一)

https://reurl.cc/jdEaAD

實用寫作工坊

https://reurl.cc/zyaO8N

表演藝術走入城市生活

https://sites.google.com/g-mail.nsysu.edu.tw/performanceartintourban

當代劇場與展演

https://sites.google.com/view/contemporary-theater1081/首頁

閩南民間文學及文化采風課程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9Fat4BcN6Qe0zrGzg1oikrstuI-Hmseo/view?usp=sharing

 

  具體措施及創新特色作法:

面對當前處在跨文化情境底下的社群世代,跨文化情境有如潮間帶,文學院藉由執行深耕計畫將潮間帶或跨文化的正面價值凸顯出來,本共學群課程具體區分為兩大部分,其一是探討表現在思想、語言,文學與藝術(包含音樂與劇場)的跨文化情境,及辦理寫作工作坊,此外則是與社區活動相結合的實務導向課程。

  本共學群以跨文化與跨領域之視野、能力,培養本校來自不同院系的學生人文素養,針對實際問題進行腦力激盪與實際操作,培養創造力、想像力、表達力、解析力,以因應外在社會變遷快速與知識典範移轉的時代,並回應創新社會的需求跳脫既有專業科目與科系的框架,與真實世界接軌,回應創新社會的需求。

本學院「實用寫作工坊」配合每學期相關課程,邀請從事寫作的作家、記者,或是致力於書寫應用的創作者,來跟文院學生分享寫作的實用技巧與重要知能,並且透過實作過程讓學生更具體掌握關鍵方法。108年共辦理三場活動:一、是邀請著名記者房慧真女士講授「進入田野的描摹技藝」,以幫助學生為撰寫專題報導「變:高雄的美麗與哀愁」做好採訪與寫作的準備;二、是邀請原住民作家瓦歷斯‧諾幹(Walis Nokan)講授二行詩與微小說的書寫技巧與趣味,並以「原住民介入文學」為議題,與哲學所楊婉儀教授、劇藝系林宜誠教授、中文系杜佳倫教授進行深度對談;三、是邀請國立台南大學薛怡珍副教授講授「主題式桌遊設計的脈絡」,具體分享她多年來將桌遊運用在教學方面的實務經驗,並引導學生透過實際遊戲過程來學習與反思,進而有助於學生構思「古典文化與現代生活」的桌遊創作。

 

自我檢討評估與改善機制:

  依據共學群短中程推動目標,作為自我檢視評估標準,包含所執行年度成果是否能強化人文學科與藝術展演學科之間的交流互動,落實學科整合;透由共學群是否切實鬆動現有課程結構,增加院統籌規劃之跨領域、跨文化課程,培養學生第二專長;在共學群學程課程中,朝向擴大修課對象(院內學生→校內學生→校外民眾)及擴展授課地點(教學方式配合遠距數位教學,或走出教室現場實地教學)來努力,此外,課程設計以情境式教學,期望以實體情境營造引導學生五感體會文學;在共學群學程課程學習成果展現,除了在教室課堂中簡報分享,實作成果展示發表等之開放實體平台。

 

 

瀏覽數: